适合懒人的读书方法,金克木教你这样读书

图片[1] - 适合懒人的读书方法,金克木教你这样读书 - 书邦人学堂
图片[2] - 适合懒人的读书方法,金克木教你这样读书 - 书邦人学堂

 

一位见过一次面,微信名字以A开头的书友发信息问我:「大神,能否教我一个读书的方法?」我推荐她读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,她说读不下去,有没有轻松点的书?我建议她翻一翻《读书的方法与经验》,里面有各个名人的读书法。

她说自己有点懒,问我能不能直接告诉她哪个名人的读书方法更好,我说就介绍金克木先生的读书法给你吧。其实我没有时间跟她闲聊,就说晚一点整理给你。

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,简单说一说金克木先生是如何读书的,他的方法确实适合像小A一样的懒人。

你别看金克木只有小学文化,却是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,和季羡林、张中行、邓广铭一起被称为「未名四老」,靠自学精通多种语言文字。

比如巴利语、梵语、乌尔都语、印地语、英语、法语、德语等,书自然也读了不少。不过他的读书方法有别于常人,提倡「少、懒、忘」。

金克木所说的「少」,是指我们需要读懂、读透,值得多读几遍的书其实很少,就如他在《书读完了》一书中说到的那样,读完了某一种文化的「密码本」级别的书就够了。

像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古书: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。即使没有那么多精力,也要读懂《史记》、《文选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作品。

阅读西方典籍也是如此。比如西方哲学,读懂了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、康德和黑格尔的书就差不多了,文学则读荷马、但丁、莎士比亚、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,足矣。

当我们把这些书放在一起时,就发现需要读的书真的不多,花点时间啃一啃而不是贪多,一定会有所收获。懒人如此读书,虽然在数量上少了一些,但是读透之后就是一本顶十本,甚至一百本。

所谓「懒」,金克木的建议是读书读不下去时,不要勉强自己,否则便浪费时间,还不如去睡大觉。这不是逃避,而是我们应该带着乐趣读书,读累了就休息,完全没有必要死磕,毕竟读书不是一件苦差事。

等休息够了再接着读,反而更容易读下去,也读得更加专注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进入心流时间。这种专注,十分钟的效率要大于一个小时浑浑噩噩的阅读效率。

不过这种懒,需要把握好一个度。你不能以这个为借口,平时读了一两页书就说累了去睡觉,那真的是逃避辛苦了。假如你有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,而你却认为自己没精力读两小时,最多可以做到认真阅读半个小时。

那么你就设定好闹钟,在半个小时内心无旁骛地读书,时间到了马上合上书本,不要有负罪感,给自己一个半小时的偷懒时间。因为你硬着头皮读两个小时,也没有意义,还不如适当地偷懒。

最后是「忘」。有不少人在读完一本书后,都坦言自己记不住任何东西,就好像没有读过一样。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,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电脑,不可能把读过的书都记在脑子里。

再说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记忆东西的,它重要的任务是负责思考。不过记住关键的信息,尤其是书里的信息,就只能多读几遍,真正记住了的东西,就是收获。

即使读完书全忘了也没关系,就当让大脑偷懒好了。你也可以这样想:「我就是一个懒人,能记多少就记多少,忘了就忘了,不强求。」

这样一想,你反而没有必须记住的思想负担,读起书来自然轻装上阵,读书的乐趣越来越多。读书,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思考,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就记在笔记上,你需要用到时知道去哪里找就够了。

由此可见,金克木先生的这种懒人读书方法,确实减轻了阅读的负担。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有偷懒之嫌,让真正的懒人有借口少读书,不过真要做到金先生所提倡的「少、懒、忘」,还是不容易。

因为少就意味着精,意味着必须读懂、读透,才能以少胜多,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自学成才的大师。

对于我们懒人来说,这种读书方法可以聚焦在少数经典书籍上,利用精力旺盛之时多读书,平时不强求自己,即使忘了也没关系,只要知道如何准确地检索需要的信息就好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